close

中國時報 2007.07.31 張士達/綜合報導



世界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周一在瑞典
法羅島上的家中過世,享壽八十九歲。

柏格曼的電影作品素以主題沉重和意象艱澀聞名,以〈第七封印〉、
〈野草莓〉、〈芬妮與亞歷山大〉等片在全球影痴心目中享有崇高無
上的地位,甚至比費里尼、布紐爾與高達等當代大師導演更受尊崇。

公開將柏格曼視為偶像的伍迪艾倫,也曾讚譽他「可能是自電影藝術
發明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

被譽為最偉大電影藝術家

柏格曼自從第五任妻子英格麗在一九九五年過世後,一直無法從哀痛
中平復,也曾在去年十月進行臀部手術,此後有關他辭世的傳言不斷
。柏格曼的女兒艾娃,昨日對當地媒體證實了父親在平靜中離開人世
,不過並未透露確切死因。

柏格曼曾有五段婚姻,育有九名子女,其中包括與從未結褵的女星麗
芙鄔曼生下的女兒琳恩鄔曼。

柏格曼的創作生涯除了大量劇場與電視作品之外,一生曾拍攝超過五
十部電影,瑞典冬日永夜的黑暗封閉、夏夜傍晚的溫柔微光、北國島
嶼荒涼蕭瑟的景緻,都在他的電影中留下鮮明印記。他尤其喜愛探討
瘟疫、瘋狂、宗教、孤寂等沉重議題,儘管被全球視為瑞典國寶級導
演,卻也與普羅大眾距離遙遠,甚至有些他的同胞認為他的作品讓世
人以為瑞典人都是瘋子。

擅探討瘋狂、沉重等議題

柏格曼出身於牧師家庭,父親管教極為嚴峻,他轉向母親投射感情,
卻被限制不得與母親過於親近,這些家庭關係後來不斷成為他創作中
的題材。

一九五七年的〈第七封印〉,則是他第一部最讓影評與觀眾嘆服的作
品,該片以寓言形式描述中古時期黑死病的年代,片中騎士與穿著黑
袍的死神下棋的場景,已經成為影史經典畫面。

柏格曼在談到當時創作心態時曾表示:「我非常害怕死亡。」高度嚴
肅的議題、靈光一現的幽默,以及驚人的意象,都是柏格曼作品的精
神,在〈第七封印〉中都可一覽無遺。

息影後仍保持旺盛創作力

在〈第七封印〉之後,柏格曼立刻又交出了另一部經典〈野草莓〉,
片中以一名老醫生前往頒獎典禮的旅程,穿插人生不同階段的夢境。

柏格曼的最後一部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則以長達三小時的片長
融合了他所有的創作精華,以龐大的角色陣容娓娓道來家族歷史,在
悲喜與生死之間自由穿梭,成為他一生電影藝術的總結。

在以該片息影之後,柏格曼依然繼續創作劇場與電視作品,直到三年
前仍推出電視作品〈夕陽舞曲〉,高齡仍保持活躍的創作力與生命力







【對抗心魔 人心幽暗流瀉作品中】
尹德瀚/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7.07.31 

瑞典國寶級大導演英格瑪.柏格曼以八九高齡辭世,不但是世界電影
的重大損失,也象徵一個文化世代的殞落。

柏格曼生長於瑞典,雖然他曾一度背棄這片土地,自願流放到德國,
但後來他還是回到母國,而在他五十部影片中,瑞典也是一再出現的
一個重要元素,包括冬日漫漫長夜所造成的幽閉恐怖經驗,以及仲夏
夜的短暫歡娛,在他電影中都有深刻的描繪。

壓迫、內疚和懲罰也是柏格曼電影中一再出現的主題,顯示他企圖透
過電影處理他自己的一些心魔。柏格曼二○○一年接受專訪時說過,
他一生不斷受到心魔的折磨和啟發,「心魔往往在最不湊巧的時候出
現,創造痛苦和恐怖,但我也從中學會,假如我能掌控並駕馭這些負
面力量,反而能使他們為我所用」。

影評家認為,柏格曼電影偏愛處理人心的幽暗面,和他童年的成長環
境有關。柏格曼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
家庭,父親恩里克.柏格曼是虔誠的路德教徒,長期擔任牧師,母親
出身上層階級,任性而孤僻。

據說恩里克對兒子的管教非常嚴厲,甚至達到殘忍的程度,此說是否
屬實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柏格曼十九歲進入大學後,就和父母
幾無來往,形同斷絕關係,但中年之後他又尋求對其父母有更多的了
解。柏格曼的兒子丹尼爾曾執導電視影片《周日之子》,內中就是描
述他父親和祖父母之間的複雜關係。
 
一九三七年,柏格曼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戲劇史,這段期
間他大量閱讀莎士比亞和瑞典劇作家史特林堡的作品,同時熱中於參
加學生劇團,大學畢業後在歌德堡、賀爾辛堡和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
擔任過戲劇導演,為他日後的編導生涯打下紮實基礎。

柏格曼說過,他受到史特林堡很大的啟發。史特林堡的作品擅於刻畫
人類心理,對於人性醜陋面毫不留情的揭發,柏格曼在這方面顯然得
到史特林堡的真傳,他在一九七三年推出的電視迷你影集《婚姻圖解
》(Scenes From aMarriage),就是對婚姻的徹底解構。
 
在現實人生中柏格曼結了五次婚,風流韻事更是從未間斷,但電影戲
劇可能才是他的最愛。他曾說,為了逃避童年的威權環境,他選擇活
在幻想世界。一九八七年他在自傳中寫道,「六十年一晃即過,一切
未曾改變,還是抱持同樣的熱忱」。




【跟死神對弈 懾人一幕影迷難忘】
黃建育/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 2007.07.31 



柏格曼在一九五七年執導的黑白片〈第七封印〉長久以來一直被譽為
他個人生平代表作。雖說這部作品的評價及柏格曼在導演方面的地位
,漸漸受質疑,但毫無疑問的,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意像之豐富,手法
之新奇迄今仍令人難以忘懷。

柏格曼在此片中探討的是生與死、善與惡、上帝與魔鬼。運用一些複
雜電影語言去表達人物內心世界。而片中被柏格曼擬人化的死神巧妙
出現在人世中,而死神在荒野中飄蕩的場景,更是前所未見的手法,
雖說,往後也有評家質疑,柏格曼對上述議題的理解是否夠深入。

〈第七封印〉背景是十四世紀籠罩在黑死病威脅下的歐洲,人們普遍
恐懼死亡。主角安東尼.布洛克參加十字軍東征後歸來,雖然跟分別
十載的妻子重逢,卻也看到了滿目瘡痍的故鄉瑞典。對人性信心喪失
歹盡的布洛克,因而開始質疑上帝與真理的存在。

這時候,身材高大、形容憔悴的死神找上了他。布洛克跟死神協議,
以下棋決定生死並讓他有時間去尋找真理。雙方就在一片荒漠中對弈
。這幕被影迷們選為影史上最難以忘懷的電影場景之最。

過程中,布洛克繼續自己的追尋真理之旅。在經歷許多人事地物之後
,他碰到一位流浪藝人跟他的妻子。夫妻兩人相互愛慕,把孩子視為
自己生命的延續。此時此景,布洛克才了解真理即是塵世的幸福。後
來,死神終於追上布洛克,兩人繼續對弈。布洛克輸棋之後次日,被
死神帶往「死神之舞」的圈圈中。

片中主角跟死神的對弈,是導演安排的隱喻,象徵著人跟死亡的搏鬥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這段相當著名的「死神之舞」卻是柏格曼一時
心血來潮,隨手捻來。

當天,他其實已結束一天的拍攝工作。沒想到收工時,他偶然瞧見天
邊一朵很漂亮的雲彩。柏格曼不忍心放棄這大好美景之餘,趕緊吩咐
外景隊工作人員穿上已離開拍攝現場的片中演員戲服,並以側影角度
拍下死神拿著鐮刀帶領眾人圍圈圈跳死神之舞的這個著名場景。這一
段,柏格曼只花了幾分鐘即一氣呵成,拍攝完成,中間完全沒有演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g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